我发现我的猫,会说人话,而且它告诉我,世界末日就要来了
它是我在小区楼下捡的,当时瘦得像根被掰弯的油条,冲我叫唤,声音又哑又细,带着一种碰瓷的决绝。
它是我在小区楼下捡的,当时瘦得像根被掰弯的油条,冲我叫唤,声音又哑又细,带着一种碰瓷的决绝。
1970年,一名墨西哥女性可能平均要生7个孩子。到2014年,这个数字跌至2个左右。截至2023年,这个数字是1.6个。也就是说,这个群体已经不再能生出足够多的孩子以进行自我维系。
最近我直播间里有个老铁急吼吼地问我,说他逾期快三个月了,每天几十个未接来电,手机快炸了。
不少人把遥控器一扔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原来自己家的“冷战”被搬上了4K大屏,还配了BGM。
俄罗斯社交媒体账号称,“广播将暂时无法使用,问题是无人机袭击变电站造成的停电。”这个电台几十年来一直发送嗡嗡声信号,因此也被称为嗡嗡声电台。偶尔,信号会被奇怪的语音信息和呼号打断。
有人说“从小到大,最讨厌听到‘你能不能活泼开朗点’”;有人说自己小时候是e人,但是经历的事越来越多后就变成了i人;有人说,自己独自念课文的时候清晰流畅,倒背如流,但老师检查的时候,自己会从头到脚的颤抖……接触…
世界末日 鸭鸭 漫画 心理学 psyqualogy 2025-11-15 12:07 3
全球人口格局正经历自14世纪黑死病以来最深刻的结构性转变。当韩国生育率跌至0.75、中国人口在2022年开始萎缩、墨西哥从1970年的人均7个孩子降至如今的1.6个时,世界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现实: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将在2050年前跌破人口更替水平。然而,与其
早上醒来,脑子里就开始翻腾,各种念头像潮水一样涌来:父母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?孩子的学费还差多少?今天的工作会不会出岔子?那个难缠的客户会不会又找麻烦?到了晚上,躺在床上,眼睛闭着,心却醒着,一遍遍重播着那些“万一”——万一被裁员了怎么办?万一家里人生病了怎么办
失业并不是世界末日,也不是人生旅途的终点,它更像是一段短暂的休整期,是命运给予我们重新审视自我、积蓄力量的机会。在这段看似停滞的日子里,与其被焦虑和不安裹挟,不如静下心来,把注意力转向那些微小却温暖的事情上。生活从不会真正抛弃任何人,只要我们愿意迈出一步,哪怕
2025 年 10 月 26 日,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·普京宣布成功试射 9M730 Burevestnik(北约报告名称:“Skyfall”)——一种核动力巡航导弹,旨在无限射程和规避导弹防御系统。
赛后,独行侠球星浓眉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这只是第一场比赛,他相信球队会更好。“这不是世界末日,女生们先生们。”浓眉这样说道。
伪化和常规意义上的黑化魔法不一样,它不是一只一只地祸害,它是一批一批地祸害。因为夺金客把伪化散播全世界,让它更像是一种不会互相传染但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瘟疫,钞票一外露就能中招了。
深夜,你死死盯着屏幕,手里的那支股票正在狂飙。账户里的盈利数字不断跳动,像一场令人眩晕的狂欢。一个声音在你心里说:“够了,已经赚了很多了,快卖掉!”但另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在呐喊:“别卖!这是龙头!它会翻倍!明天还会涨停!”
在全球科技精英圈中,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正在悄然兴起:那些创造着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技术的亿万富翁们,却在为文明的终结做着精心准备。从马克·扎克伯格在夏威夷的地下要塞,到萨姆·奥特曼的"世界末日保险"计划,再到里德·霍夫曼在新西兰的避难所投资,这些科技领袖的行为引发
脑子里像放电影似的,明天的汇报会不会搞砸?下个月房租够不够?那个消息为啥已读不回?越想越睡不着,越睡不着越想,翻来覆去折腾到天亮,人都快废了。
法国中场博格巴在今夏自由加盟摩纳哥,此前他一直在训练以恢复状态。此前摩纳哥计划在本周末的法甲联赛安排博格巴上演首秀,但博格巴在上周右大腿出现新的伤病,尽管伤势不重,但博格巴重返赛场的时间再次推迟。
上周六晚上,楼下小超市电视里正播着国外丧尸片,老板一边擦柜台一边骂,说国内拍不出那种味道?
离别不是世界末日,更像是一场郑重的交接仪式。与其愁眉苦脸地想“后会无期”,不如亲手做点什么。朋友远行,一罐亲手腌制的酱菜,胜过千言万语;同事调岗,一杯午后的热茶,一句“有事随时找我”,这份情谊便有了温度。把离愁别绪化作实实在在的温暖,心里的那块空地自然就被填满
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,我们都是在不同的赛道上拼命奔跑。戒烟,就是很多中年人自己的“小型马拉松”。130天的坚持,说短也不短,说长却也不算漫无边际。突然因为一次心情不好,点上一支烟,是不是前功尽弃了?这其实是很多人都会纠结的问题。
描述: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?天塌下来了还淡定如水,一点小摩擦却能让你气炸肺?这不是矫情,这是人性大bug!今天咱们聊聊这个“麻木与敏感”的怪圈子,看看怎么破局,活得更自在点。戳进来,准有共鸣!